首页

女王调教公狗

时间:2025-05-24 08:55:17 作者:《广府梦华录》VR沉浸展亮相深圳文博会 浏览量:27251

  中新社丽水3月24日电 题:浙江烧饼:一座缙云城,半城烧饼香

  作者 邵燕飞 周健 夏霞

  揉面、包馅、撒点芝麻、再刷上糖油,随着“哧”的一声,面饼坯便牢牢地贴在了烧饼炉里……出炉后的缙云烧饼咬上一口,光听“嘎吱”一声,已是口齿生津。细细一品,表皮松脆、内质软糯。

  前段时间,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刊文介绍“世界上最好吃的50种面包”,中国烧饼赫然在列。而要说中国烧饼中的佼佼者,非浙江丽水缙云县的缙云烧饼莫属。

缙云烧饼。缙云县供图

  缙云烧饼有着悠久的历史。相传轩辕黄帝在缙云仙都以山泉和面,贴在丹炉内烤饼,所烤出的饼色泽金黄,香气扑鼻。之后当地百姓效仿之,用竹木作外桶,以窑土为内壁,制成烧桶,专用于烤饼。

  据典籍记载,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到缙云,吃了缙云烧饼,便对此味道念念不忘。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,还专门派人到缙云,找到当年的师傅接到宫中,专做烧饼给他吃。

  “炉传千百世,饼香五千年”,如今,一座缙云城,半城烧饼香。无论是县城的烧饼示范店,还是仙都5A级景区的烧饼总店,或是街头巷弄不起眼的小店,只要循着香味,随意落座,烧饼的美味断不会令食客失望。

  缙云烧饼办副主任、缙云烧饼协会会长丁兴升受访时介绍说,缙云烧饼制作技艺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其好吃的精华,在于缙云菜干的浓郁咸香,也在于饼皮烤至金黄的诱人卖相,而这样的灵魂,全都由缙云本地的风物所造就——选用本地芥菜品种“细叶九头芥”,经传统低盐回卤腌制和三蒸三晒加工成缙云菜干;选用本地特有的“908”小麦,成熟种子颗粒磨制成面粉做饼坯。

  常年做烧饼的师傅则个个下手稳准狠,待烧饼桶芯壁温度达到200℃左右时,将未涂有糖油的一面饼坯涂上水后迅速贴实炉壁。白白的面皮经高温烘烤后慢慢膨胀、泛黄、变脆……大约过四五分钟,香气迸发。

烧饼师傅烘烤缙云烧饼。缙云县供图

  “缙云烧饼的面团由老面发酵而成,完全为纯天然。烧饼制作看似简单,但却很有讲究,用料、和面、烤制等等,每个步骤环环紧扣,马虎不得。”潜心研究烧饼技艺36年的缙云烧饼“总教头”赵一均受访时说,就比如和面,还要结合天气因素掌握好发酵时间,适时作出调整。

  如今,缙云烧饼师傅们推陈出新,榴莲烧饼、牛肉烧饼、咸蛋黄烧饼等各种“新奇”口味层出不穷,满足食客味蕾。与此同时,小烧饼也“吃”出了大产业,2023年,缙云烧饼总产值达到34.8亿元人民币。

  据丁兴升介绍,缙云2014年成立“烧饼办”(缙云烧饼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),专门支持烧饼产业的发展。当地还开设系统教学烧饼的“专业课”,多年来,已累计培训缙云烧饼师傅11577人,缙云烧饼从业人员达2.4万人。

  烧饼飘香,丝丝“乡愁”遍全球。数据统计,缙云烧饼已在中国各地开了8000多家门店,品牌分店还遍布美国、意大利、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德国学生体验缙云烧饼制作。 吕定音 摄

  从“路边摊”走向“品牌店”,从“小县城”迈进“大都市”,从“谋生技”转为“致富经”,缙云烧饼一路走来,呈现出“一业兴百业”的良好态势,也加快推进了缙云菜干、芥菜种植、缙云烧饼桶、炉芯、原辅料供应等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,成为浙江省特色餐饮龙头产业和助农增收典范。

  承载着人间烟火,缙云烧饼将续写舌尖上的美味传奇。(完)

【编辑:姜雨薇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山东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让“绿色幸福”触手可及

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所副所长 董微微:盘活存量,不是把已有的闲置楼宇装满一些企业,就是盘活了,它应该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动能,新的增长动力,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,这才是盘活。

2019亚洲小姐冠军

中华民族历史悠久,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。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特色。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,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的文物都是历史、是文化。要让文物说话,让历史说话,让文化说话。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,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,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。要增强文化自信,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。

电梯里的“救命按钮”怎么才能在紧急时刻不掉链子?

王鑫还强调,文化“不仅仅只有可口可乐”,也不是“一个国家生产原浆,就必须全世界一个味道”。如果从你输我赢的角度去看,时时处处都是竞争博弈;如果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,时时处处都有合作的机遇。(董泽宇 制作 岳子岩)

“世界美食之都”代表对话:以“食力”驱动城市发展

中泰集团是全国最大的1,4-丁二醇(简称BDO)、聚氯乙烯(简称PVC)、粘胶纤维和棉花全产业链供应商。其在塔吉克斯坦建有中亚最大的纺织产业园。(完)

四川蓬安:花田舞龙迎“龙抬头”

三亚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理勋表示,此次在景区内举办民间龙王祭俗活动展示非遗文化,是景区探索“去门票经济”时代经营管理的新模式。景区将致力于把“三亚民间龙王祭俗”打造成为一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名片,不断推动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